亚龙寺官方网站
法音十方
喇嘛千诺!喇嘛千诺!喇嘛千诺!祈愿怙主之法音,传遍法界,唤醒一切众生的本觉。 愿所有听闻者受益,愿一切如母有情成就无上佛果!
《般若心咒(大恩根本上师秋央珠扎活佛)》

在线点击播放下载

佛从法生,故法即是佛母。
在密教,能产生诸佛、诸菩萨者,将之神格化,称为佛母、佛母尊。
如般若波罗蜜能生诸佛,并给予诸佛一切智,有示现世间相之作用,故将之神格化,称为佛眼佛母,乃金胎两部之总母。


般若心咒(汉传)
即说咒曰.揭谛揭谛.波罗揭谛.波罗僧揭谛.菩提萨婆诃.

般若心咒(藏音)
噶雅他嗡,噶帝噶帝,波呐噶帝,波呐桑谟,噶帝,波帝雅,娑诃。

梵音罗马拼音转写
om gate-gate para-gate parasan-gate bodhi svāhā
ong gedei-gedei bala-gedei bala-san-gedei bo-di s-wa-ha


用普通话汉字念出就相当于
嗡,戈嘚-戈嘚,叭达啦(合二)(弹舌音)戈嘚,
叭达(合二弹舌音)啦,散戈嘚,博滴,娑哇(合二)哈。


【般若】

梵语prajn~a^。(一)又作波若、般罗若、钵剌若。意译为慧、智慧、明、黠慧。即修习八正道、诸波罗蜜等,而显现之真实智慧。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之高深智慧,即称般若。菩萨为达彼岸,必修六种行,亦即修六波罗蜜。其中之般若波罗蜜(智慧波罗蜜),即称为‘诸佛之母’,成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据,而居于最重要之地位。

以种类而言,般若有二种、三种、五种之别,二种般若有如下之三者;

(一)共般若与不共般若。
共般若,即为声闻、缘觉、菩萨共通而说之般若;不共般若,则仅为菩萨所说之般若。

(二)实相般若与观照般若。
实相般若,即以般若智慧所观照一切对境之真实绝对者;此虽非般若,但可起般若之根源,故称般若;观照般若,即能观照一切法真实绝对实相之智慧。

(三)世间般若与出世间般若。
世间般若,即世俗的、相对的般若;出世间般若,即超世俗的、绝对的般若。

又实相般若与观照般若,若加上方便般若或文字般若则称三般若。

方便般若系以推理判断,了解诸法差别之相对智;文字般若系包含实相、观照般若之般若诸经典。又实相、观照、文字三般若加境界般若(般若智慧之对象的一切客观诸法)、眷属般若(随伴般若以助六波罗蜜之诸种修行),则称五种般若。

[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、大宝积经卷五十三、解脱道论卷九分别慧品、粱译摄大乘论卷中、大智度论卷四十三、卷七十二]


般若十种利益

  般若十种利益:梵语般若,华言智慧。谓菩萨由此智慧,通达无碍,故获十种利益也。

   一、一切舍不取施想 
   谓菩萨修行般若,照了万法俱寂,是故虽行布施,而无能施之想,不着所施之物,不见受施之人,是为一切舍不取施想。

   二、持戒不缺而不依戒 
   谓菩萨修行般若,虽坚持净戒,无所毁缺,然以空慧照之,则不见有能持能犯之相,是为持戒不缺而不依戒。

   三、住于忍力而不住众生想 
   谓菩萨修行般若,安住忍力,度诸众生,然以空慧照之,而终不起众生得度之想,是为住于忍力而不住众生想。

   四、行于精进而离身心 
   谓菩萨修行般若,于诸梵行,虽勇猛精进,然以空慧照之,而不见有身,心精进之相,是为行于精进而离身心。

   五、修禅而无所住 
   谓菩萨修行般若,虽在禅定,然以空慧照之,而于一切诸禅功德,不生味着,是为修禅而无所住。

   六、魔不能扰 
   谓菩萨修行般若,能以空慧,照了诸法本性空寂,复知魔佛体元不异,魔虽发现,即无所怖,是为魔不能扰。

   七、于他言论其心不动 
   谓菩萨修行般若,于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,无不通达明了,故于他人言论,悉能辩其邪正是非,不为所惑,是为于他言论其心不动。

   八、达生死海底 
   谓菩萨修行般若,照了诸法,洞彻生死渊源,不为轮转所溺,是为达生死海底。

   九、起增上悲 
   谓菩萨修行般若,虽观一切性空,常以广大悲愍之心,誓拔一切众生之苦,令得解脱,是为起增上悲。

   十、不乐二乘道 
   谓菩萨修行般若,而能了知声闻缘觉小乘之法,沉滞空寂,未为究竟,而不欣乐,惟求大乘无上之道,而得解脱,是为不乐二乘道。


【文字般若】
凡是佛所说的一切教法,或是佛弟子所说的一切言教,不论是声教或是文字所印刷的经典,都称为文字般若。

【般若三昧】
得到智慧的正定功夫。

【摩诃般若】
华译为大智慧,即佛照了诸法实相的智慧。

【摩诃般若波罗蜜多】
译为大智慧度,意谓乘此大智慧则能由生死苦海渡到涅槃彼岸。

【般若船】
(喻)智慧如船只能渡人出生死之大海。

【方便般若】
方便智与般若慧。证悟了真理叫做般若慧;通达利益他人之方法和手段,叫做方便智。

【六喻般若】
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说梦幻泡影露电等六喻,故谓之六喻般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