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龙寺官方网站
宁提社区
孝顺父母---德兰根迥仁波切




在一个人的心目中,关心自己比关心他人容易做到,爱护自己比爱护他人容易做到。不论是学佛的人还是想做一个好人的人,尝试像关爱自己一样关爱他人,岂不是很难?


在众生中有认识、不认识的人,有和自己关系远近不同的人,那么如果连对自己恩情深重的人、对自己亲近的人、对自己疼爱的人都不能善待,那么又怎么对众生生起菩提心呢?最重要的是,问问自己“有没有亏待自己的父母”?如果学佛的人所生起的慈悲心连自己的父母都达不到,又能期待破除什么我执?修行出怎样的结果呢?


对子女来说,父母就是大恩人,但同时也是很容易“下场”凄惨的人。父母一生为子女付出的太多,而不求回报。父母对待孩子是无我的:怀胎十月期间,父母会想尽各种办法保护这个孩子,每时每刻都不会忘掉腹中胎儿的存在。作为母亲,怀孕时自己病了,还是要先考虑胎儿,自己不舒服却不肯吃药,担心药物对胎儿的发育有影响。子女出生后,父母要辛苦工作,赚钱养活孩子,自己宁可省一些,可是为孩子却可以一掷千金。子女学会开口说话、学会走路、开始上学,父母是多么地高兴。子女结婚后,父母还要为他们照顾家庭和孩子。随着子女长大成人,膨胀的自我感觉会使他们离父母越来越远。成人子女的感受通常是既自我又独立,好像并不曾需要父母给予生命、给予抚养一样,而年老的父母则仅仅像失去用处的附属品一样寄托在孩子的生活中。


我们看到过很多的故事,有的子女为了财产、为了房子和父母争吵不休,甚至将父母赶出家门;有的子女将父母送进养老院,而自己独占房子;有的则让老人流浪,以收废品为生;甚至还有子女将健康的父母送进精神病院的故事。这样不报答父母恩情的人,是一定会有恶报的,以后他自己的孩子也会如此对待他。




父母对子女来说,是生命的来源。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依赖父母才能生存在人世间,所以父母的功德是非常大的。父母有恩,子女就要报恩。佛经里,有佛陀成佛后,到忉利天宫为母亲摩耶夫人说四谛法的故事,摩耶夫人因此获得了了悟。在佛教的经文中,有《父母恩重难报经》一部,经文教导我们要懂得报父母的恩情。


学佛的人,要观修父母就是佛。给父母财物,或者使他们生起欢喜,就要当作是供养佛一样,这样做的功德是非常大的。因为,孝顺父母本身就是人生修行的一部分,父母是修习慈悲心最好的对境。虽然有的人非常重视修习慈悲心,但是对于自己的父母却不一定很慈悲,这一状况本身就违背了慈悲心的宗旨。




佛经里有这样的修行方法:在修皈依的时候,要在皈依境前,观想自己的父母位于左右,怨敌在前,三界所有众生一起恭敬虔诚合掌念诵皈依。在这里,父母代表的就是最为亲近、敬爱的人。


在修“慈悲喜舍”四无量心的时候,我们应该对众生都生起就像“内心不堪忍受父母受苦”一样的感受。因为马上做到这一步很困难,可以先降低难度,从容易的做起,先忆念自己父母、亲人、敬爱之人的可爱、可敬、可喜之处,用让此人“有乐无苦”的方法修持,来生起慈悲之心。在念经回向众生的时候,如果在最初很难一下子涌现出对众生的菩提心,也可以尝试从父母亲人开始,再慢慢将自己的关爱扩展到众生身上。由此可以看出,如果是连父母的恩情都忆念不起,对父母的恩情都不想报答的人,又怎么可能有彻底的慈悲心、菩提心呢?


堪布阿琼仁波切的传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,一天堪布阿琼仁波切的上师问他“你想念母亲吗?”阿琼仁波切说“不怎么想”。上师就说:“那是因为你慈悲心没有修好的缘故”。然后让阿琼仁波切去专心修行七天知母、念恩等七种菩提心的修法。随后,阿琼仁波切花了七天时间专心修持,最终生起了真实无伪的慈悲心和菩提心。后来阿琼仁波切在回家的时候,将自己仅有的一点财物全部都孝敬了母亲。


也有这样的情况:在有的家庭中,子女们有时想尽办法与父母好好相处,但关系总是难以融洽。这时子女该怎么办呢?作为子女的做法只有“忍”,把父母的怒气和不满当作加持,尽量做到让他们满意,把他们当作佛一样对待。




乔美仁波切的传记中就记载了仁波切和他妈妈的故事。仁波切的妈妈喜欢说长道短,嘴巴尖酸刻薄,言行很让他难堪,很多人都劝说仁波切把妈妈送到山下的居士林里住。但是仁波切为了照顾妈妈,报答她的养育之恩,还是决定让妈妈留在自己的身边。


如果不是父母,就不会有孩子的生命;如果没有父母的养育,孩子也不会长大成人。就算是没有学佛的人,从世间法来看,也一定要孝顺父母、亲近父母、照顾父母、理解父母。孝顺父母体现的是“人”的最基本的良心。